颜宁坦言,十多年前她刚独立领导实验室两年,其实心里面还是很渴望其他人的认可,特别是当时她是经常顶着清华最年轻教授的称呼,还是有压力的。
那么到了现在,她更在意的是自己是否认同这件事情,对于外界不再那么敏感。她变得更自信了,也更从容一些。
从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与十多年前相比,颜宁拥有了钝感力,对他人的看法不再那么敏感。
“钝感力”这个概念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原创,钝感力的五项铁律之一就是“坦然面对他人的流言蜚语”。用莎士比亚的话说就是:“倾听他人之意见,但保留自己之判断。”
拥有钝感力的人不会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不会为了讨好别人而不敢坚持自己的想法、放弃自己的追求,因而才能真正活出自我,活得从容。郑渊洁就是这样一个活出自我、活得从容的人。
那是1986年,《童话大王》问世的第二年夏天,郑渊洁到庐山参加会议。
展开全文
有一位趾高气扬的大学教授,可能是认为郑渊洁没有上过大学,在当天出席会议的几十个人中,他的文化程度最低,于是打着官腔当众嘲笑:
“咱们这儿有人不知道天高地厚,居然想独自写一本月刊,如果他能够写两年,我就把名字倒着写。”
虽然被人当众羞辱,弄得灰头土脸,但是郑渊洁并没有与对方争辩,而是默默地发誓,我要写给你看。
他将憋着的怒气,化作创作的勇气,隐居家里,潜心写作,尽力支撑《童话大王》月刊,让这本杂志的发行量逐渐攀升。到第三年,《童话大王》月刊印数就突破了100万册。
有一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郑渊洁感慨地说,无论别人的嘲笑如何让自己尴尬,不管过去的遭遇怎样令人心灵痛苦,最终讽刺与挫折,都是宝贵的财富。
为人处世,总会有不快和委屈的时候。与其针尖对麦芒地辩论一番,但不如换个角度,先改变自己的行为。
有时候,适时的让步不是认输,而是为了拾起幸福。好事坏事,终成往事,别总揪着芝麻小事,要多学着一笑置之。
你要相信,那些愿意笑着让步的人,总有一天,命运也会给予最真挚的回馈。遇人遇事不锱铢必较,才能寻觅到更多通往幸福的通道。
正是因为拥有钝感力,不被他人的意见左右,才活出了自己的精彩,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要做自己心中的自己,而不是别人眼中的“自己”。总是沉默努力去做自己的事情,何尝不是一种内心通透,人品端正的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