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犯在执行枪决前,为什么还要打麻药?不是多此一举吗?

死刑犯在执行枪决前,为什么还要打麻药?不是多此一举吗?

沿着生死路一直走到尽头,就是刑场。而刑场正对面,就是一尊庄严的地藏王菩萨像。深夜里,几盏大红灯笼高挂照亮周围,死刑犯通常会在这里进行简短的祭拜,然后转身走向决断的地方。

这个由铁皮构成的房间便是执行枪决的场所。尽管外面阳光明媚,然而这里却显得异常阴暗,里面几乎没有光线,而最里边的墙上同样挂着一幅地藏王菩萨的像,以此求得最后的安宁。

眼前的这条道路,将成为囚犯生命中最后的一段旅程。用餐结束后,犯人便要面对即将到来的刑罚。通常流程是先给犯人施打麻药,使他失去知觉,然后解除手铐,让他趴在地面上。

接下来,法医会在心脏的部位做个标记,伴随着枪声的响起,这个罪恶的生命就此画上句点。然而,您是否知道,早年的死刑执行中并没有这一步施打麻药的程序?当时并没有如今这种几声枪响便恢复平静的状况。

通常,法警会在毫无预警的状态下迅速瞄准死囚,一击致命,但并不每次都能精准命中。前台北监狱的狱长提到:“当时他清楚自己必须被执行,只是并不知道具体的时刻。因此,当他吃完饭,走向刑场时,以为自己还会站立,但在跪下的那一刻,其实就已经被开枪了。”

在1974年,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事件。一名女囚在执行枪决的当天,法警如往常般从其背后开枪,却未能一击致命,接下来发生的场景令在场的每一个人永生难忘。法医回忆道:“那名女子突然发出惨叫,立刻在地上开始爬行,之前的沙堆上残留着一些草皮,她拼命抓住草地,头发凌乱不堪。法警追上去,开了第二枪,但因为她在动,当然没有命中。在抢过那把枪后,法警急忙对着她再次开火,才最终执行了死刑。由此可见,早期不施打麻药的问题确实相当严重。”

后来,考虑到这种执行方式的残忍与不人道,近年来在实施枪决时,都会首先给犯人打麻药,让他们昏沉过去。这样,囚犯人生的最后一段路才不会如此艰难与痛苦。而除了人道方面的考虑外,施打麻药也有助于避免死囚因剧烈挣扎而导致子弹偏离目标的情况发生。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